點擊↑公司展臺,查看詳情
由于作物種子發芽,對土壤溫度非常敏感,溫度不合適,所以種子發芽率、發芽效果都會受到影響,所以有經驗的農民一般會選擇氣候較溫暖的播種,但大氣溫度并不代表土壤溫度,以提高作物的科學性,提高播種效果,或者我們應該選擇使用土壤溫度記錄儀來檢測和記錄土壤溫度,并利用數據來確定適當的播種時間,從而合理避免風險,避免損失,提高播種效果。
土壤溫度,又稱地溫,是指地下土壤中的溫度,直接關系到地下植物在淺層的生長發育。一般來說,春播需要掌握10℃以上5-10cm的土壤表面溫度和12℃以上的溫度。當土壤溫度為10~12℃時,種子可以正常萌發。鹽堿地適宜播種時間為13-14℃。低溫過高或過低,不利于種子萌發。土壤溫度記錄儀具有檢測、數據存儲和數字顯示功能,不僅可以指導作物播種,還可以通過連續檢測和記錄為實驗研究提供可追溯的溫度分析數據,支持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。
作物不能與土壤分離,土壤是種植發展的基礎,實際上從作物到生長發育,整個開花過程,土壤環境變化對作物有直接影響,因此利用土壤溫度記錄儀等土壤環境指標進行檢測和記錄,分析是非常重要的,一方面可以保證作物的順利播種和生長,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了解外部環境對不同作物高效生長的實際要求,從而優化栽培技術,全面提高作物的質量和產量。